•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水災馳援 餐盒送暖

2025年4月11日凌晨一場長達六小時的長命雨,導致巴生多個低窪住宅區遭逢水災。慈濟巴生志工緊急動員,進入巴生中路六支災區,將熱騰騰的餐盒送達災民手中。【攝影:林寶珠】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導致巴生多個地區遭逢閃電水災。慈濟巴生志工緊急動員烹煮熱食,送愛到臨時收容所及受水災影響的住宅區。

 

雪蘭莪州於2025年4月11日凌晨一點多突降長達六小時的“長命雨”,導致五個縣區發生嚴重水災,巴生也未能倖免,多個低窪地區包括武吉巴勇(Bukit Payung)、中路再也花園(Taman Daya, Meru)、中路市鎮(Pekan Meru)、慕提雅拉花園(Taman Mutiara)和斯里慕達花園(Taman Sri Muda)皆積水成災。

在烹煮熱食勤務前,與會志工們皆虔誠一念參與線上祈禱,祈願天下無災,也祈願發放熱食順利進行。【攝影:林寶珠】
與會志工與時間賽跑,準備熱食所需的食材。【攝影:林寶珠】

◎水災無情 餐盒送暖

慈濟巴生志工於中午十二時緊急動員,在走入災區勘災前,先烹煮熱食。志工們兵分兩路展開行動,香積志工陳素傳帶領幾位志工前往中路大巴剎採購熱食所需食材,而留守巴生中路環保教育站的志工則立即著手清洗現有蔬菜,準備烹煮一百五十份熱食送往災情較嚴重的巴生中路六支。

巴生西北慈善和氣幹事黃美玲(慈寰)說道:“目前知道巴生中路六支災情比較嚴重,也接到居民需要熱食的請求,所以在平台就立即協調此事,也感恩志工們都在邀約後積極參與,尤其在環保站的香積志工們,更是不遺餘力,為的就是能更快將熱食送到有需要的災民手中。”

中午十二點四十五分,十七位志工齊聚中路環保教育站,在線上祈禱結束後,大家立即分工合作:廚房外,有人切素火腿、有人洗米煮飯;廚房內,兩口大鍋同時開爐,一邊炸豆腐與素雞腿,一邊烹煮香濃素咖哩。色香味俱全的餐盒在兩個小時內完成裝盒。

環保站廚房內,香積志工分秒必爭地進行烹煮素咖喱和炸豆腐的勤務。【攝影:林寶珠】
志工們各司其職,分工將烹煮好的食材一一裝進餐盒進行打包。【攝影:林寶珠】

正當送餐志工準備出發前往收容所時,又接獲電話,表示需追加四十份飯盒。已經在清洗炊具的香積志工毫不猶豫,立刻就準備炒米粉的食材,在良好分工下,五十盒素炒米粉迅速上鍋並完成裝盒。整體烹煮作業於下午三點三十分圓滿完成。

隨後,志工分乘兩輛四輪驅動車前往位於巴生中路六支、臨時作為收容所的雙溪彬再國小(SK Taman Binjai)發放熱食。抵達現場後,接待志工的負責人表示,因有其他單位也將送來食物,僅接收五十份餐盒,並希望慈濟志工能將剩餘的一百五十盒轉送至淹水較嚴重的住宅區。

志工陳淑娥忙中有序地將打包好的餐盒裝箱。【攝影:林寶珠】
與會志工捉緊時間將臨時追加的五十份素炒米粉裝盒,準備送往災區。【攝影:林寶珠】

◎熱騰餐盒 暖災民心 

送餐志工在一位居民的帶領下,分批將餐盒送往達雅花園及中路烏達瑪花園(Taman Meru Utama)。當中,一位住在中路烏達瑪花園的盧運合先生,正準備出門覓食時巧遇志工;志工黃美玲得知他的情況後,立即將餐盒交予他。

拎著餐盒的盧先生涉水(水高約兩尺)在返家後,又折返索取兩盒,原來家中還有妻子與女兒。與志工互動時,他坦言,當地居民對水災早已見怪不怪,但像今天這樣水深達兩尺的情況並不常見,令他無奈嘆息。

接過熱食的盧運合感激地說:“這是我和家人今天的第一餐。謝謝你們。”

送熱食的志工鄧國榮(左)與高泉藝(右)合力將五十份餐盒送給暫居在臨時收容所雙溪彬再國小的災民。【攝影:林寶珠】
災民盧運合(左二)豎起拇指表示感激,因為手上的素餐盒,是他當天的第一餐。【攝影:;林寶珠】

在進入達雅花園時,所經之路皆可看到高約一尺多的積水,村長汕蘇丁(Shamsudin Bin Zakaria)接過志工送來的七十份餐盒,並與志工相談甚歡。志工也藉此機緣,向他分享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及慈濟人道救援的理念,雙方互動良好。

志工在與他道別時,村長汕蘇丁望著艷陽高照的天空,長歎說道:“謝謝你們的到來,我別無他求,就只希望今晚不要再下雨了……”

遭受水災侵襲的無奈與忐忑,是災民們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心情;志工在送上有形的暖胃餐盒之際,也在互動中給予無形的關懷與祝福。

達雅花園村長汕蘇丁(左)感激志工送上的七十份餐盒,讓該花園部分災民免去了在水中烹煮的困擾。【攝影:林寶珠】
志工黃美玲慰問暫居住在臨時收容所的災民,給予愛與關懷。【攝影:林寶珠】

送熱食到災區的勤務,在下午五時三十分雖告一段落,但慈濟人的愛,無限延綿中。祈願人人皆能戒慎虔誠,遠離災難。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