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奔走灾区 彰显人性的光辉

志工在农历新年期间,舍弃与家人团聚,走入灾区,涉水进行挨家挨户的关怀与造册。【摄影:余凯薇】

灾难无情,但人间充满爱心。当大自然的灾害降临时,总有许多义无反顾的志愿者挺身而出,他们带着无私的爱,走访灾区,用关怀和行动肤慰许多伤痛的心灵。众人怀抱着爱的力量,并肩负着希望的光芒,进行造册,为的是加速援助的行动,让灾民早日走出困境,重建家园。

农历新年,本是家人团聚、欢庆时刻,然而突如其来的洪水肆虐,让砂拉越美里多区成为泽地。就在灾难发生的当下,慈济美里联络处志工于2025年2月8日及9日,邀约逾百人,当中包括:慈济志工、社区会众和机构志愿服务者;大家决然放下手中的团拜活动,飞越大海或跨越区域,来到灾区进行造册工作。

他们不仅记录下每一户灾民的状况,更以诚心关怀及肤慰伤痛的心灵,将爱的力量传递予每一户灾民。人人发挥了各自独特的专长,从领队探访灾民、资料输入、影像记录,每一个人的行动无不彰显着人性的光辉。

◎进行造册 重在肤慰

来自雪隆的志工邱劲顺(济恆)在社区承担慈善组长,原已允诺老同学,新年期间见面联谊。听到美里受灾,感受到灾民迫切急需援助,他唯有做出取舍,自费加入团队,飞越南中国海,到美里参与造册。

拥有多次勘灾经验,邱劲顺表示曾到过彭亨州东海岸和雪州太子园的灾区。此次承担造册组长之一的他解说:“造册不单只是向灾民索取相关资料,更是付出一分诚意的关怀,去肤慰痛苦的心灵。”他继而补充道:“倘若需要,再给予金钱上的援助,减轻灾民的压力和负担,以期灾民的心里能更加踏实地重振家园。”

他亦分享:“证严上人要弟子行菩萨道,走入人群救助苦难,所以,我愿意尽自己小小的力量去帮上人扛米箩。”他冀望有福的人要去帮助受灾的人,或许受灾者当中也有稳定经济能力者,但其心灵上的苦或许更需要被肤慰。“我们就扮演肤慰苦难的心,期待有朝一日,他亦会付出爱心,关心其他遭受苦难的人。”

邱劲顺(左)遵循证严上人的叮咛走入苦难处,行菩萨道,发挥自己小小的力量为上人扛米箩。【摄影:赖文双】

◎协助长者 输入系统

二十六岁杨成新的父母皆是慈济志工,他笑称自己上中学时是慈少,接触慈济至今应该有十五年左右。他解说:“毕业后,因忙于发展事业,便较少参与慈济活动。”

透过父母的邀约,杨成新从父母口中了解到造册过后,组员需要将资料输入Zoho系统,他表示:“考量到年长的志工或许不擅于手机输入的应用程序,于是,我便报名参加,给予些许的帮助。”

在绵绵细雨的清晨,又是假日,杨成新一早就起身,准时抵达造册集合地点,他分享说:“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既然答应来帮忙,就要履行这个承诺。”

从小就跟随父母走入贫困家庭,杨成新观察到贫户的家庭用具有限,他说:“有些人家徒四壁,还得睡在地板上,缺电又缺水,生活比较艰苦。”走入灾区,看到生活已经拮据的家庭,连仅有的家具和厨具都被大水冲走了,他轻声地说:“有一个家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们的家处于低漥,几乎所有的家具与电器都受损,情况非常严重,看了真的有点心疼。我更觉得自己很幸福,也能够体会到妈妈常说的:要帮助他人。”
 
造册完毕后,大部分的参与者都陆续离开慈济会所,杨成新则坐在一位年长志工身旁协助输入造册资料,一副认真的样子格外引人注目。他腼腆地说:“其实输入资料一点都不难,在填写资料时要清楚并详细书写,输入时就比较容易而且省时间。”

灾难现前,杨成新认为这个时候非常需要年轻人的贡献,他说:“有空闲的年轻人要出来帮助贫困的家庭,除了清洗屋子,将损坏且粗重床褥、家具等搬出户外,一定还有很多需要到我们的地方……”

协助年长者应用手机系统输入资料,杨成新(右)一早起身,准时抵达造册集合点。【摄影:何俊浩】

◎摄影工具 化为法器

会众陈麒应慈济志工邀约参与造册,并协助摄影。二十年前曾带孩子参加慈济亲子班,多年以来,陆陆续续参与慈济。他将兴趣融入活动,付出助人,陈麒表示:“有时候,觉得自己花了不少钱购买摄影器材甚为奢侈,如果能够发挥相机的功能且去帮助人,意义会更大。”

随着志工走入灾区,陈麒感觉亲切,他说:“我从小是由外婆带大的,在我十一岁那年,外婆出家当一个修行人,所以佛教对我来说格外亲切。”

他接着表示,能够去帮助人,并不因为我们是好人,而是苦难人给予我们机会做好事,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他谦虚地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很好的人,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都做得不够好,所以,我要把握机会做好事,学习成为更好的人。”

加入摄影组,陈麒感受到灾民的信任。他感慨地说:“纵使大家不认识,一路上遇见的灾民都会和我们打招呼。”性格较为拘谨的陈麒感到心情舒坦,他说:“他们让我学习到要对周围的人事物更有信心。”按下快门,捕捉人事物的刹那,拥有慈悲心的陈麒透露,很多时候他都是流着眼泪在拍照。

最后他表示:“慈济人做的事情,本来就是大家应该做的事;慈济不只是做慈善,真的一直在淨化社会。”

应慈济志工邀约加入造册协助摄影,陈麒(右)说自己很多时候都是流着眼泪在拍照。图为陈麒与文字及录影志工在出勤时合影。【摄影:谢爱芬】

◎参与造册 加速援助

来自美里佛教居士林的佛友郑全国认为天灾发生时需要很多人的帮助,因此,他舍下周末和拜年的时间,前来尽自己的一分绵力。他表示:“灾民应该很迫切需要援助,我的参与可以加速造册的进行,让灾民得以早日获得援助。”

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很微小,却是非常重要。三十二岁的郑全国说:“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无法完成范围很大的造册,然而,集合大家的团结,每一个小小的付出都会给予很大的助缘。”

探访灾民过程中,目睹他们的家被洪水洗劫一番,许多家具、车辆等都损坏,郑全国同理灾民们的无奈与伤悲。“如果换作是我自己的家遭遇不幸,我不敢想像自己是否能够走出伤悲。”

郑全国认为志工们走进灾区肤慰灾民,去倾听灾民们的心声,成为他们的支柱,同时带给他们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往前迈进,度过难关。他描述:“一位三十多岁的残障女士,在水灾发生时,孩子都不在身边,她必须靠自己的力气往安全的地方移动,等待救援。”

年纪轻轻的他看到堆积在路旁的垃圾说:“所有世间万物皆不能长久,我们要把握当下,因为任何事物都无法永存。”他呼吁年轻人更要多参与公益,并表示会将自己的经历与朋友圈分享,邀约年轻人为社会贡献。

郑全国(右)认为志工走入灾区,用心倾听,成为灾民的支柱,带给灾民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往前迈进。【摄影:谢爱芬】

◎感念灾苦 心急如焚

邝界豪看到社媒发布美里水灾的消息时,身在吉隆坡的他心急如焚,盼望能尽快回到美里参与赈灾。【摄影:谢亚忠】

美里志工邝界豪在社媒看到许多发布美里水灾的消息时身在吉隆坡,他当时心急如焚,盼望能即刻飞回美里,投入赈灾工作。有碍于机票已订,而且与家人同行,邝界豪总算挨到回东马的那一刻。刚好,社区动员造册,于是,他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作为美里人,邝界豪怀抱赤子之心,想要尽点棉力帮助灾民,他说:“看到自己的同胞陷入水灾里,我觉得应该挺身而出,帮助他们。”

走入灾区,邝界豪看到灾民的损失,感受到他们的惶恐,同理灾民的心情。他声音略带颤抖地说:“如果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一样也会很慌张,屋内的家具和电器都毁坏了,他们一定很难过,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能力承担添购的费用?”

看到灾民渴望救助的眼神,他冀望能够尽快完成造册,好让灾民早日获得援助,减轻负担。除此之外,他亦感恩自己来得及赶上这一趟造册。他承诺会继续守在赈灾的岗位,为下一场行动做准备。同时,邝界豪也响应慈济“1013(一人一善)为爱而行”捐款运动,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号召大家一起行善。

当洪水退去,留下满目疮痍,志工们的身影依然在灾区中忙碌。他们不求回报,只为灾民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这份无私的付出,不仅帮助了灾民,也温暖了更多人的心。

灾难虽然无情,但在这片备受关怀的土地上,爱的种子早已深植入心。未来,这些经历将化作灾民前行的力量,而慈济志工将持续秉持着这分善念,守护每一个脆弱与无助,陪伴苦难人度过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时刻。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