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灾难现前 乌云背后显光芒

经过一场洪水的洗礼,灾区处处可见堆积的垃圾,连冰箱也浮在水面上。 【摄影:陈麒】

 水灾无情地侵袭美里,灾民的生活受到严重打击。然而,灾难现前,每个人的心境却有着不同的情绪反应。有人在忧愁中挣扎、有人则保持正向、还有人以天生的乐观精神面对挑战,展现了人性在逆境中的多样面貌。

2025年1月底的农历新年,正当全球华人在欢庆佳节,与家人欢乐团圆期间,砂拉越美里因连日豪雨导致洪水酿灾,淹没了家园、财物,甚至摧毁了他们原本的生活节奏。

洪水退却后,慈济美里据点于2025年2月8日及9日邀约逾百人走访灾区,所见所闻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情感反应。有些人心中充满失落与惶恐,深怕雨水再次来袭;有些人则面对困难,选择坚持下去,带着重建生活的光。

一个人一个故事,从灾民的内心倾诉,宛如一幅幅各异的画卷,反映着他们面对灾难的心情。

◎重新迈步 迎向光亮

人生的际遇常让人感受到世事无常,然而,他依然坚强面对,在命运的转折中不断自我升华。

现年三十八岁的依达鲁斯(Mohammad Idarus Bin Maili)原本在吉隆坡拥有稳定工作。 2017年,七十二岁的父亲因病骤然离世,他不得不频繁往返吉隆坡和美里,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和因糖尿病截肢的姊姊,这样的生活维持了大约三年后,姊姊逝世,他只好辞去工作,回到美里专心照顾七十八岁的母亲。

回到家中,新冠疫情令他措手不及,无法觅得工作,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依达鲁斯靠朋友的协助,从事贴纸设计,勉强维持生计。然而,母亲是他的生活动力,为了让母亲过安稳的日子,他努力学习烹饪,制作薄饼等糕点,供应在地需求,总算为生活点燃生机。

水灾当天,依达鲁斯忙于应付客户的订单,不察觉洪水逐渐高涨。完成制作糕点后,水位已涨至膝盖,他才意识到这一波的水灾非同小可,在恐慌中将母亲安置到邻居楼上。隔天,救援船只将他们送往疏散中心,后来,再由亲戚接回家中安住。

直到第十一天,2月8日,他清理出一个房间,让母亲回到家中。看着年迈的母亲,躺在床上无法发出声音,实在令人心疼与不舍。他哽咽道:“我自己可以自保,但,母亲无法自理,无论用药还是饮食都需要人照顾。虽然水灾造成的损失令我难过,但我更伤心母亲还要颠沛流离,无法安心休养。”

水灾导致他损失惨重,尤其是刚凑足钱买了六个月的冰箱,一瞬间被浸坏了。 “当时只有我一人,没人可帮忙将它抬往高处。我明白灾难时每个人都在抢救自己的财物;希望冰箱得以复修,在开斋节之前能够重新开启业务。”他补充说:“物品损坏了可以补救,但母亲只有一个,我会尽全力照顾她。”触动伤心处,他转身抹掉脸上的泪水,孝心令人动容。

从照顾家人到创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挑战如海浪般汹涌而至,依达鲁斯本以为自己的生活开始出现光芒,一场水灾浇熄了他辛苦经营,刚刚起步的生意。他表示第一次面对巨大天灾,这个经历将会深刻在他心底,他微笑地说:“反正过去因忙碌而没有时间整理屋子,这一次就好好的清理。面临困难,或许还有人比我更苦。我只能坦然面对,重新开始。”

家庭状况发生巨大骤变,生活压力瞬间的沉重并没有压垮依达鲁斯,反之,充满正向思维的他分享说:“此刻每个人都一样,是智慧与心灵的考验。受灾者要有经得起克服困难的耐力;而未受灾者,却拥有帮助他人的机会。”灾难是生活的磨练,他继而分享道:“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会有烦恼,不必埋怨,大家一起勇敢奋斗,一起成长,重新面对新生活,我相信我的未来将会是一片晴朗。”听着他的分享,志工上前给予他一个深深的拥抱,嘉许他的勇敢。

人生的际遇千百种,纵使困难重重,依达鲁斯却选择坚强面对,在命运的转折中自我升华。【摄影:陈麒】

◎纵使难过 坦然面对

她信奉真主阿拉,并深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她说:“也许是上天觉得我们拥有了太多不必要的东西,所以拿走了;但是,我相信阿拉会再赐予我们更好的。”

个性开朗的莎莉惹(Shariza Bt Susudin)回忆发生水灾当天,是孩子刚完成伊斯兰文化中的割礼(包皮环切术)后的第二天,无奈水位迅速升高,他们只好冒着伤口被感染之险涉水上船,由消防队载送到疏散中心。

几天后,水位渐退,车子得以驶入,住在外地的家人前来协助清扫,一并将损坏的家具、床褥与电器等搬到户外丢弃。莎莉惹清理好屋内的残局后,还带领邻居一起将屋外的污泥清洗干净。

居住此地四年,她告知这是第一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所有的物品几乎没能保住,只剩下重要文件。她说:“看着洪流涌进屋内,心里既害怕又悲伤,车子损坏了,有些橱柜还是新买的,看来要花不少金钱来更新家具。”

她表示水灾的阴影一直留在心底,只要天阴,下雨,心中就会泛起恐惧感,深怕已经清洗干净的屋子再度遭受洪水侵蚀。

即便难过,她毅然勇敢地、坦然面对。她分享:“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能做的是以平静的心面对,让发生的事情过去,仅此而已。”

莎莉惹深信真主阿拉拿走她多余的东西,之后,会再赐予她更好的。【摄影:谢亚忠】

◎乌云密布 心生恐惧

洪水淹屋的阴影挥之不散,只要听到响雷或天空乌云密布,他的心中就不断祷告,请求雨水别再来!

六十一岁的艾文.约克( Evong Jok )感谢慈济是第一个前来慰问的慈善团体,让他得以抒发积压心中多日的苦楚。

水灾造成他损失惨重;家里的厨具与多样电器以及摩托车都损坏。屋外种植的一片约百多棵、赖以谋生的辣椒树也因大水淹没了。

三十多年定居于埔奕丹绒峇都( Pujut Tanjung Batu ),他从未想过会发生严重灾情。洪水涌入屋内时,家人很努力地把值钱的物品垫高,然而,洪水不断涌进屋内,水位一直攀升,许多家具与电器始终无法挽救。

虽然被拯救至疏散中心,之后,再安置到儿子的家,但是,艾文.约克心里一直惦记着自己的家。几天后,返回家园望着满目疮痍,让他顿感无奈;所幸,家人皆安全。家中杂物甚多,艾文.约克与家人清洗屋子的速度十分缓慢。他指着屋外堆积的残物,说:“我们将无法使用的衣物和用品丢弃,其他的再慢慢清理。”

他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皱着眉头,无奈地说:“这几天,天空还不停下着雨,令人心生恐惧,请求洪水别再侵袭。”志工拍拍他的肩膀,给予鼓励。

洪水侵袭的阴影挥之不散,只要天空乌云密布,艾文.约克心中即刻祷告,请求雨水别再来!【摄影:谢亚忠】

◎初遇水患 措手不及

第一次面临豪雨,没有受灾经验的他未曾想过洪水淹屋。他在毫无防备之下遭到水淹,一时之间不知所措,望着屋内一片狼藉,只能伤心、难过。

连绵大雨不断的夜晚,哈欣( Hasim Ra`ee )一家人像平日一般上床安寝,未有任何防备。直至清晨五点,雨水从门缝渗入,哈欣依然不以为意;未料水位急速上升,慌忙中,他急切地叫醒家人。

收拾好重要文件后,他即刻先将家中行动不便的母亲及三名年幼的孩子送到亲友家。隔天,小车已无法进入灾区,他借了车身较高的车再到住处搬一些来得及保住的物品,如孩子的学校课本和母亲的药品。他苦恼地说:“除了这些,已经来不及带走其他东西…… ”

第三天,他们便无法回家了。哈欣一脸疲惫,诉说自己来自西马雪州的蒲种,2024年才搬来美里定居。他说:“我们搬来这里之前有询问过,都说这里并不会淹水啊!”

水退之后,返回家中,哈欣和家人清理家园,他满脸无奈和心痛地表示:“面对如此严重的水患,真叫人措手不及!”

来自西马的哈欣, 2024年搬来美里定居,却遭遇严重的水患。【摄影:陈青萤】】

灾难让每位灾民的心灵经历了不同的波折,无论是忧愁、坚定或乐观,每个心境背后都酝酿着人性与希望。无论未来如何,每一颗心都在努力重拾平静与信念,而慈济志工给予他们的关怀与支持,是他们迈向新生活的重要力量。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