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绽放力量 群策群力慰灾黎

慈济志工在灾难发生时扮演着陪伴灾民,同时分担责任的重责。“生力军”志工齐心合力,彰显了年轻人的无限潜能,为传递大爱更为有力。【摄影:黄圣润】

慈济志工不仅是救援活动的核心力量,他们亦扮演着关爱灾民、分担责任的重要角色。当灾难来袭,众志工群策群力,集合力量,无私付出爱和关怀,引导灾民走出伤悲、重拾希望。

风云突变,2025年1月末,洪灾猝不及防来袭,慈济砂拉越美里志工迅速展开救援行动;从走入灾区勘灾、关怀灾黎、造册到圆满祝福金(也称援助金)发放,志工们彷若蚂蚁雄兵般发挥团队力量,以便尽快将援助金送到灾民手中,协助他们走出水灾阴霾,减轻生活负担。

祝福金颁发典礼圆满落幕,美里“生力军”志工在这次赈灾行动中的付出展现无遗,他们勇于承担重责,尽管承受艰钜挑战与压力,仍然积极学习,并以沉稳和热情完成任务,体现了年轻一代的活力。

年轻志工在颁发典礼现场用心接待,让灾民在最困难的时刻感受到温暖与希望。【摄影:丘晋豪】
志工在不同的岗位发挥各己长处,分担责任。即使首次承担任务,仍然积极学习,体现了年轻一代的活力。【摄影:丘晋豪】

◎承担协调  开拓视野

邝界豪勇于承担祝福金颁发典礼协调之一。他坦言,从接任协调岗位至颁发典礼,只有大约十天的准备时间,他几乎天天睡眠不足。

由于颁发典礼是大型活动,在美里算是首办,对他而言,许多事务都是新鲜事。坦率的他自认在懵懵懂懂中摸索,总算圆满了颁发仪式。他说道:“很感恩许多有经验的志工从旁辅助,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让我获益匪浅。”

邝界豪处理事务时总能沉得住气,获得年长者的从旁辅助,他表示吸收到许多宝贵意见,获益匪浅。【摄影:丘晋豪】

接到任务时,邝界豪身在外地,回到美里四天之后,便要举办颁发典礼,时间非常紧凑。他表示,这和职场上的工作差异很大,他笑着说:“职场上的工作日复一日,几乎千篇一律;然而,办活动总会遇到许多变化球,比如场地规划的更改、人力资源的不足、随时要面对不同志工的建议……”他都以海绵的心态去吸收各方给予的意见,再和组员及其他功能组沟通,最终达致共识。

年纪尚轻的邝界豪在处理事务时,总能沉得住气。他提到,承担协调最大的收穫是多方面的思维与开拓视野。“我自以为年轻,能轻易处理许多事情,原来不然,特别在人与人之间需要很多的沟通,沟通之后还要沟通,以免漏失重要事项,这让我学习良多。”

颁发典礼过程中,邝界豪感触良多。他说:“在内场,当节目组播放影片时,看到受惠者落泪哭泣,我很欣慰自己能够付出一分心力去帮助他们,更感恩自己把握这个因缘去承担任务。”

外表憨厚的邝界豪认为,年轻人或许有活力去做很多事,但是,在长辈们身上却有更多值得学习的经验。他谦虚地说:“透过这次承担,每次遇到问题,请教长辈时,他们都会给我很好的解答,让我这个年轻人吸收许多宝贵的经验。”

活动结束后,他微笑着说:“这十天让我思考的事情蛮多,我现在的心情很舒坦,我要好好的睡一觉,再处理耽搁在一旁的工作。”

◎能力所及  履行使命

出生自佛教家庭的陆籽如告知,遇见慈济让他体会“三见”──看见自己、看见众生和看见天地。

透过参与慈济活动,他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逐步改进。他解说:“第一次承担协调,所有的活动策画在我的生活与工作中都未曾触碰过,我只能一边做,一边不断徵询身旁的善知识,从中学习。”

走入灾区,看见众生的苦相,并拔苦予乐,从而修习自己的菩提心。他解释:“体会众生之苦,还要耐心倾听他们心中的苦楚,并给予关怀,然后,透过团队,协助灾民离苦得乐。”

至于看见天地,陆籽如的理解是:美里这一波的洪流验证了地球上的地、水、火、风“四大不调”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地球的自然资源,减少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保持生态平衡和自然和谐。他提到:“倘若人们减少砍伐树木,人人保持环境整洁,不让垃圾堵塞排水系统,或许水灾得以避免。”

陆籽如感恩家人的善解与包容,让他无后顾之忧,全程参与赈灾活动。他说:“我和妻子及孩子沟通,告诉他们,这是我能力所及,也是我必需去帮忙的事,我甚至邀约他们一起参与。”

颁发典礼圆满结束后,他分享,看到一位受惠者红着双眼,不断道谢,并向他倾诉洪水将家里的物品全都摧毁,连孩子上学的衣物、书包等皆一扫而空。援助金纾缓了该灾民的心理压力和负担。陆籽如深深地感恩道:“团队的合心,共同面对挑战,并一起解决困难,完成颁发典礼,才得以帮助到这些灾民。”

初次担任重职,陆籽如感恩团队合心,共同面对挑战及解决难题,圆满了颁发祝福金的任务。【摄影:古汉武】

◎善无止境  全力以赴

藉由美里静思堂动土礼因缘,方孝西感谢自己有幸参与《行愿》,演绎法船中的船员之一。这难得的演绎让他深受感动,随即加入了慈济大爱行列。此后,他亦参加多场义卖会,协助筹募静思堂建设基金。他坦言:“对我本身而言,这已经是跨了一大步。”

从前,因为不了解而止步于慈济善门外;如今,他较为清楚慈济宗门所倡导的人间佛法。他提到:“证严上人要我们走入人群,以实际行动去接触苦难,施予爱与关怀,并给予援助,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我完全接纳了,且愿意去追随这个理念。”

经营饮食业的方孝西表示自己的工作时间非常长,因此,错过了不少参与行善的因缘。而今,他慢慢调整工作的时间与步伐,抽空参加慈济活动。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舍弃营业繁忙的周末和假日,为灾民服务。他解说:“我觉得赈灾更重要,所以,我可以安排时间,调整生活作息去参与更多慈济活动,以提升自我生命价值。”

走入灾区,挨家挨户关怀灾民和进行造册,让方孝西有很深刻的体验。他透露:“沿户探访,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洪水对于灾民的打击甚大,他们所面对的生活困境令人心疼。”在祝福金颁发典礼中,看到灾民领取援助金后露出的笑容让方孝西感到欣慰。他说:“对灾民来说,这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帮助。能够援助灾民,对于整个活动非常有意义。”

感歎自己“迟到”,他直言:“慈善活动永远做不完,但我们还是要做。”方孝西冀望把握机会,尽己之力,全力付出。

纵使迟到,方孝西亦把握良机,调整工作时间,全力付出。看到受惠者因感动而流露出的情感,自己亦被感动。【摄影:黄圣润】

◎承担虽苦 我心满足

笑起来非常有感染力的何婉洁,看到很多急需援助的受灾户陷入困境,心里感觉不舍的同时,也对美里志工感到愧疚。她解说:“农历新年期间我不在美里,无法和大家一起赈灾,所以,一回来,我便即刻投入筹备祝福金颁发典礼,并承担审查组组长。”

第一次担任重要岗位,难免会很紧张,处理事务也特别谨慎。她说:“很多事情都不知从何做起,担心遗漏了哪些重要的部分,甚至连睡觉也在想,只要想到某些重点,便赶紧起身开电脑做记录。”

何婉洁对雪隆慈济志工们耐心教导深深感恩,并不忘夸讚团队齐心合力,“大家时常互相提醒,并在‘这个做了吗?那个应该怎样做?’的合作下,圆满完成了这次的任务。有了这一次的经验,下一次做起来便会更顺畅。”

问及审查组的事务繁琐且费时,她如何坚持做到活动圆满?何婉洁再次露出招牌笑容:“就像伙伴们每次说的‘做对的事情就好’。我们都在做对、且有意义的事,我觉得很好。即使很累,我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也感觉到助人的愉悦。”

祝福金颁发典礼结束后,何婉洁感受到助人之乐;即使身体疲累,但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她心满意足。【摄影:林青萤】

◎愈早造册  愈早援助

居住在美里三十多年的张景财是一名银行经理,他成为慈济会员之后,就一直把环保资源送到慈济环保站。透过志工的接引,让他更了解慈济。他解释说:“慈济人不分种族、宗教和国籍,只要有困难的地方,他们都是最早出现在灾区,而且自费自假来付出,真令我深深感动与感恩。”

农历新年前夕,正当他和家人准备迎接新年时,张景财从手机内看到社媒频频传出东马水患的消息,令他大吃一惊。他说:“从视频中看到洪水涨至一层楼,车子仅剩车顶的画面,对于低洼地方,更是不敢想像会如何严重。同时,我亦想到慈济志工应该正在筹备赈灾工作。”

在志工群组获知造册消息,张景财即刻报名。虽然活动进行期间,大家仍旧在庆祝农历新年,但他欣喜获得家人的认同。“救灾工作不能等,如果能尽快完成造册,灾民就可以快一些获得援助,这样才能减少他们的生活负担。”
 
一个人的力量非常微薄,造册范围甚宽,为了增加人力支援,张景财力邀银行同事一起来协助。他向职员们解说:“我们要在最快的时间完成收集资料,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颁发援助金,希望能快点帮助到灾民。”他笑言:“结果,有八名职员响应我的号召。完成造册之后,他们脸上带着欢愉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他们因做了有意义的事而心生欢喜。”

张景财坦言,每一人的生活都处于忙碌的状态,然而,只要有心,即可抽出一点时间去做一些助人的事。他回忆走入灾区的画面:他和伙伴们挨家挨户沿访灾民时,深受感触于灾区的凌乱,他也感受到灾民的辛苦。他补充说:“这样善用时间的方式,既有意义又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

参与祝福金颁发典礼之后,张景财亲睹慈济人的团结精神和规划活动的井然有序,甚至对待灾民的尊重与关怀的态度,感慨地说:“一场水灾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冀望慈济的援助能够帮补他们的生活并激励他们重振家园。”

张景财(左三)表示,即使工作繁忙,亦可抽出一点时间去做助人的事,既可善用时间又不会影响到工作。【摄影:古汉武】

灾后重建之路虽然漫长,但慈济志工们用爱心陪伴,让灾民在最困难的时刻感受到温暖与希望。志工们齐心合力,亦彰显了年轻志工的无限潜能。这些充满热忱的年轻人,让爱的传递更为有力,同时,见证了慈济精神在新一代的传承与发扬。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