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亲子营 从游戏中学会共善共成

在欢笑与挑战交织的活动中,孩子们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他们学会合作、体会不足和愿意分享。【拍摄:李伟建】

在吉隆坡慈济静思堂里,一群孩子们正准备迎接一个和以往不同的挑战 —— 这不是一场关于速度或智力的比赛,而是一个关于合作与理解的游戏。游戏背后蕴藏的智慧与感动,远超过任何游戏本身。孩子们要如何发现自己的潜力与力量呢?

 

午后的阳光洒落在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一群十二岁至十五岁的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面前不是课本,而是一场“拼图成队”的挑战任务。任务说明完毕的那一刻,现场陷入短暂沉默,“拼图成队”的任务中,孩子们每人手握一片拼图,要在现场找到其他能凑成完整图样的五人组成一组,才算完成任务。从一开始的原地等待,到后来四处走动开口寻找、尝试和碰壁,再慢慢磨合与合作,孩子们渐渐体悟到:真正的胜利不是个人的独占,而是共同成就。

在这场看似简单的团康中,孩子们第一次面对“我不够”、“他也不够”的真实情境,学习如何在不足中成就一个完整的圆 —— 不是靠竞争,而是合作。

这里正是2025年4月13日慈济雪隆分会举办的亲子营,亲子分环节的设计巧思之一—— 透过体验,让孩子理解现实世界中“资源有限、需求无限”的困境,也让他们体会“共善共成”的精神:有时,真正的帮助,不是多给自己一口饭,而是学会让出那一口饭。

一群十二岁至十五岁的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在一起,面前不是课本,而是一场“拼图成队”的挑战任务。【拍摄:颜彦绅】
王翊錂(左)带领小组成功组出当天最长的一条“乒乓球长线”,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声,翊錂也笑得特别开心 —— 那是来自努力与连结的成就感。【拍摄:李秀君】

◎一人一球串连 从合作到共善

另一个充满趣味与挑战的体验活动,是“乒乓球长线”比赛。每位孩子手上都拿着一颗乒乓球,目标是组成最长的球链,谁的队伍最长,谁就是赢家。

学员王翊錂在一开始因组员四处奔散而短暂迷茫,却没有慌张,而是展现了机灵的应变能力。她主动寻找新队伍,虽然拼图最后仍差一角,大家却决定一起挑战到底,不轻言放弃。

让她印象深刻的环节,翊錂毫不犹豫地选了“乒乓球长线赛”。她观察细致、用心合作,也从中悟出深刻道理:“要跟团队合作才能成功。团体合作会让人开心,也能互相帮助,最后就会胜利。”

在活动现场,她主动串联朋友和其他小组,尝试扩大合作的可能性。 “我去找了几个认识的朋友希望结合一起,有些组觉得我们的球太短,不想合作,但没关系,我再去找别的。”她语气坚定地说:“合作就是这样,即使别人拒绝你,也要继续努力找方法。”

最终,在她的带领下,小组成功组出当天最长的一条“乒乓球长线”,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声:“六十七颗球,我们赢了!”,翊錂也笑得特别开心 ——那是来自努力与连结的成就感。

比赛结束,志工引导孩子们思考是否愿意将比赛所得分数捐出,帮助灾区与无国籍孩童。翊錂沉思片刻后回答:“我其实没差,但要尊重组员的想法。如果可以,我愿意捐,因为这样可以帮助别人。”

这一天,翊錂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合作、沟通与关怀。她的表现,也让人看见孩子们在游戏中悄悄成长的模样 ——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并在欢笑与挑战中,播下善与团队精神的种子。

学员连浩凯所在的小队虽未成功完成任务,但他却从中获得了深刻的体悟。他说,如果有机会再次参与,希望能将所有人合并成一个大队,彼此连成更长的一条线,争取更多分数,因为:“赢得的分数可以用来帮助苦难的人。” 透过这次活动,他学会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也体会到沟通与合作的重要。这段经历不仅充满趣味,也让他真切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与付出的意义。

这不只是一场知识的学习,更是一场“从小善到大爱”的游戏,资源有限唯有合作与分工才能完成。从游戏中培养孩子的社会观、启发孩子助人之心与责任心。

连浩凯(黄衣)透过这次活动,他学会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也体会到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拍摄:李秀君】
八岁到十一岁的孩子们聚集在感恩堂,观看纪录片《垃圾山上的孩子》和体验“爱心寻宝乐”游戏。【拍摄:李伟建】

◎当孩子的眼睛 看见远方的苦难

与此同时,八岁到十一岁的孩子们在感恩堂里,灯光微暗,纪录片《垃圾山上的孩子》正在播放。银幕上,一幕幕影像,它无声却震慑人心 —— 孩子们蜷缩在恶臭四溢的垃圾堆间翻找食物残渣、寻觅还能穿的衣物,警觉地避开警察,躲藏、逃窜,因为他们既不能留下,也无处可归。沉竣玮静静地望着萤幕,“我好想帮助他们…… ”他轻声说。

不久后,志工在课堂上提起“竹筒岁月”的故事 —— 每天省下一点零钱,就能汇聚成爱的能量,帮助更多需要的人。竣玮毫不犹豫领了一个竹筒,他说:“每天存五毛钱,让他们可以上学,有一个温暖的家。”这是他对远方世界的回应,也是一个十一岁孩子真心发出的承诺。

同样深受触动的,还有沈敏萱。这位个性文静的小女孩,原本只是因为好奇而参加亲子营:“游戏好不好玩?电影会不会有趣?”但当银幕亮起,那些藏在垃圾堆里的孩子、肮脏破旧的衣服与饥饿无助的眼神,瞬间震撼了她:“他们好可怜喔…… ”

影片结束后,敏萱领了一只竹筒。她说:“我会每天把零用钱省下来,每天投五角。”她相信,当自己愿意分享,小小的钱,也能让远方的孩子吃得饱、穿得暖。 “我帮助他们,他们会幸福,我也会更幸福。”她腼腆地说。

“爱心寻宝乐”的游戏中,孩子们专注地观察、记忆、冲刺,和伙伴们一起完成任务。【拍摄:颜锦源】
每当司仪提问,沉竣玮(白衣)总是第一个举手。虽然因为座位在后排,一次又一次错过被选中的机会,但他从未气馁。 【拍摄:李伟建】

整场活动中,竣玮始终专注又主动。无论是影片播放还是在“爱心寻宝乐”的游戏中,他专注地观察、记忆、冲刺,和伙伴们一起完成任务。每当司仪提问,他总是第一个举手。虽然因为座位在后排,一次又一次错过被选中的机会,但他从未气馁。终于,在最后一轮被点名时,他高兴地站起来。那一刻,他没有家长陪同,独自迎向众人与镜头,从容作答,就像个真正的小勇士,静静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敏萱则在游戏中逐渐打开自己,她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从一开始的腼腆观望,到愿意和同伴合作、共完成任务。那天,她获得的,不只是“游戏好不好玩”的答案,而是更深刻的一层体悟:原来,自己的小小心意,也可以为世界带来微光。

当他们静静投下竹筒里的五毛钱,不只是爱的延伸,更是种下希望的起点。他们的善良与纯粹,是这场亲子营中最动人的回响。

沈敏萱是位个性文静的小女孩,原本只是因为好奇而参加亲子营:“游戏好不好玩?电影会不会有趣?”但当银幕亮起,瞬间震撼了她:“好想帮助他们喔…… ”【拍摄:李伟建】

● 

在欢笑与挑战交织的活动中,孩子们从一颗乒乓球、一片拼图、一部纪录片中,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他们学会合作、体会不足、愿意分享,并以小小善举回应远方的苦难。那不是游戏的终点,而是善与希望的起点。

正如静思语:“心中有爱,眼中才有世界。”当一颗颗纯真的心愿意为他人着想,世界就不再遥远,爱也能悄悄落地生根,开出一朵朵懂得感恩与付出的花。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