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孩子和家长都容易被外来的境界干扰,难以静下心来专注当下,身心受到影响,连带情绪也出现问题。志工高真卿(懿琪)表示,倾听一些家长的心声,了解到孩子有静不下来问题,专注力弱,学习力差,情绪起伏大……现代父母育儿疲惫、焦虑、无奈等复杂和负面情绪。
为协助亲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静心与专注,2025年4月12日,慈济马六甲分会特别举办儿童《生活禅》,专为五岁和六岁孩童设计六堂亲子课程,涵盖专注力游戏、绕佛绕法体验、静坐练习等,以简单的日常生活“走路、坐下、站立”等生活动作练习,学习观察身边人事物的变化和美好,培养觉察力与专注力,让“禅”走入家庭、进入生活。
◎ 游戏与行走学静心力
“点点头招招手,请小朋友向父母亲家人挥挥手。”、“点点头招招手,请红色的小朋友聚在一起。”、“请紫色、黄色、绿色小朋友坐下!”……
课程一开始,由志工唐藜菱(慈诚)以游戏方式活络气氛,透过简单又充满趣味的指令游戏,让孩子学习专注聆听与快速反应。孩子们在欢笑声中逐渐卸下紧张,不再频频回头寻找父母的身影,也拉近了与志工的距离。
随后进入第一堂课的主题——儿歌〈生活禅〉。这首结合手语的儿歌传达禅的真谛:“挑柴运水无不是禅,开口动舌无不是禅,举手投足无不是禅,行住坐卧无不是禅。”志工带领孩子唱跳并理解歌词意涵,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发现“专注即是禅”的智慧。
为了让孩子亲身体验专注力的培养,设计了“走路挑战游戏”:从走直线开始,到头顶一个沙包,再进阶到两个沙包行走。每个孩子的走路姿势各异,有的目不转睛小心翼翼盯着脚步,有的双手平举协调身体,有的则像模特儿般自信地大步前行。家长们在一旁笑声连连,纷纷用手机记录孩子们认真又可爱的模样。


唐藜菱鼓励孩子们:“专注自己的步伐,眼睛看前方,每一步慢慢来,感受脚掌与地面的接触。”这样的练习,不仅提升身体觉察,也教导孩子学会静下心来、不急不躁,是许多孩子从未体验过的新鲜感受。
课程的另一环节是“绕佛绕法”的行走体验,志工罗雪花(慈琋)细心说明其意义与步骤,让亲子在缓慢的脚步与佛号诵唱中,感受心灵的沉淀与安定。这种透过“行”的方式练习冥想,让孩子专注于一心、一念、一步,感受当下的平静,传递“专心做事,心就能静下来,心静则心定。”这分安定,不仅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大有助益,也帮助父母静心反观自己在育儿中的态度与节奏。
◎ 亲子共学的心灵旅程
家长郑莹美的家人获知此课程,通知她为孩子报名参加。她坦言,六岁的女儿异常好动,在家里总是跑来跑去,做功课眼睛一下子看左、一下子看右,然后开始发呆。送她去学跳舞,她则乱跑乱跳,前些日子还跌倒撞到脸。在幼儿园也经常收到老师投诉说女儿做事不专心,上课不上课,睡觉不睡觉,经常捣蛋捉弄人。带她去逛夜市,女儿会到处跑不见踪影等。
“有试图引导女儿,但她就是不可以静静地,专注力很短,希望透过课程和陪伴,训练女儿的专心度!因为工作关系,女儿给外婆带,为了安抚孩子,外婆都会拿手机给孩子玩,可能多少影响到孩子静不下来。”
郑莹美表示,观察到让孩子透过趣味方式培养专注力的方式,活动中女儿很投入,虽然之后又逐渐分心,但今日才第一堂课,需时间培养与练习。此外,由于平时上班,鲜少有机会陪伴孩子,尤其从未亲子一起上课,今日是一种新的尝试,属于亲子的特别时光。

女儿刘均伊表示,自己很喜欢母亲陪伴一起上课,又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很开心!她分享:“今天最喜欢走路游戏,虽然头上的沙包一直掉,我要边走边捡边调整,但是就慢慢走,不要急,就不会一直掉。”
另一边,林诗颖夫妻陪伴五岁孩子张誉丰来上课,夫妻非常注重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看着孩子课堂上静心走路、画图、比手语、回答问题等,一举一动牵动着父母心。“孩子年纪小可能无法吸收太多,但是从小让孩子接触佛法,学习禅定、静心,对日后言行举止都会有帮助,家长也跟着一起学习。”
这堂课程不只是孩子的学习机会,对家长来说也是一场特别的体验。
◎ 让专注力如种子发芽
课堂最后,志工高真卿请孩子们画出自己的模样,画本上黏贴种子,象征自己就是一颗小种子,只要灌溉好习惯的养分,就能长成茁壮的大树。高真卿考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粒种子,怎样变成漂亮的太阳花,需要什么?”六岁的柯畯雨马上回答:“水、空气、阳光。”让志工与家长们都惊艳不已。从一开始进入教室他就与众不同,当大家在故事书区看书或是游玩,唯独他拿出课业表示要做功课。
妈妈赖委金分享,孩子很自律,这些知识都是他自己看书学习而来。每天放学,孩子先整理书包和衣服,用完晚餐自己先复习功课,有时间才玩玩具和看书,九点半准时睡觉,电视和手机娱乐只有周末可观看,且也经过父母亲筛选过的内容。孩子虽自律,但是日常行为仍待加强。
赖委金形容,自己一天需要叫儿子“不要跑”,至少五至六次以上,因为儿子很快就忘记了,例如他要喝水,就会用跑的去装,他想要做什么就开始跑,前几天才跌倒,很危险。个性仍急躁、爱跑跳,常提醒但成效有限。因此当看到此课程,她赶紧报名参加,希望孩子可以定下心,学会安静地思考,正视自己的行为,在未来面对课业、生活挑战时,拥有更稳定的内在。
她更进一步观察到,现代孩子沟通能力薄弱,似乎不开口讲话,缺乏沟通与眼神的交流、互动,可能与3C产品有关。平常陪孩子的时候,大部分父母可能都习惯一边看手机、一边讲话,人在心不在,缺乏沟通,自己也是有这样的行为。今天的活动让亲子真的在一起,发现到一些平时相处的问题,专心感受彼此的存在,这是一段很珍贵的体验。


陪伴孩子学习专注,对赖委金来说也是自己的修炼,放慢脚步观察日常生活。她充满期待,希望这六堂课下来,孩子更能专注在学习和日常生活,而她也能学习如何更用心地陪伴孩子。
柯畯雨则表示,平常自己走路很快,今天老师要他们慢慢走,觉得很特别,走路也可以变成一种游戏。“今天自己最喜欢走路游戏,学习慢慢走,看着前方专心走,很好玩!下一堂我还要再来。”
●
儿童《生活禅》课程,像是一颗名为“专注”的种子,悄悄种入孩子与家长的心中。课程透过游戏与禅修的结合,引导孩子从玩乐中学习安定与觉察;而家长则透过陪伴与自我反思,重新认识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这不仅是一堂课程,更是一段亲子共同修行、共同成长的心灵旅程。期待未来几堂课中,孩子能渐渐培养专注力与稳定心,而家长也能学会放慢脚步,用心倾听与陪伴,让禅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亲子关系中最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