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高原的一场气爆,志工们卯足全力,难行能行,逐户家访造册,经资料整理与评估后,于2025年4月20日发放祝福金,希望让受惊的受灾户安定心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一方有难,十方驰援。2025年4月1日布高原的一场气爆,志工从事发第一天的实地勘灾,接下来在清真寺设立疏散中心的关怀、灾区的安心家访、细雨中的造册到4月20日祝福金的发放,慈济一直都在。
4月13日啓动,经过数日的奔走灾区,逐户家访造册,经资料整理与评估后,志工团队决定依照屋损轻重状况而发放祝福金,并于4月20日发放前,一一转发简讯或致电叮咛受灾户亲临梳邦大班镇慈济共修处领取现值卡(注)。
◎简介慈济 说我所做 做我所说
民族不同,不是分享温暖的阻隔;语言不通,更不是交流的障碍。志工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好,彰显人道精神超越一切隔阂,让出席发放的友族安坐在当下。现场,慈济志工用心陪伴与倾听、肤慰,期盼这分温暖的平安祝福,传递给受灾户。
当中,有人问:“慈济是什么团体?”志工说我所做,做我所说,4月20日祝福金的发放就从“简介慈济”说起。
萤幕上,一幕幕气爆引发火焰的画面滑过眼前,有人拭泪,有人脸带忧伤;透过赈灾影片,回顾灾后志工们穿梭在灾区的身影,让大家的爱心、悲心活络起来,而一封证严上人的慰问信更是一帖抚平伤恸的良药。
灾难挡不住,唯有劝善劝素净化化人心,才能减轻业力。三十个家庭主妇每天省下五角买菜钱来行善,已成为全球慈济从慈善起家的故事;小竹筒背后有着深邃的智慧,鼓励大家不计力量小,天天善念、天天造福。
“我的快乐来自你的笑声,而你如果流泪我会比你更心疼……”优美的旋律衬托言简意深的歌词,一曲〈一家人〉国语版的歌曲触动人心,大家跟着比划,藉歌声化解哀伤。


◎带伤而来 感受一家人的温暖
“在这里,我很诧异地听到自己熟悉的语言……我已不只一次用毛巾擦拭眼泪……”踏入发放现场,带伤而来的拉吉(Mohd Radzi Bin Mohd Rashid)惊讶地发现与志工们没有语言的隔阂。
医生判断为三级烧伤的拉吉当听到国语版的〈一家人〉(Kita Satu Keluarga)的歌词时,激动得流下眼泪,深深感受到“一家人”的温暖。
他表示,当务之急是优先将祝福金用于重建房屋,以安抚因失去家园而情绪低落的年迈母亲。从事校车司机的他,载送学生的车子已烧毁,他计划待身体康复后,再逐步添购新车,重操旧业。感动于志工的真诚对待,他承诺,日后若有慈济活动需要他的接送服务,他会义不容辞地协助。
阿明(Mohd Khairul Amin Bin Mohd Rashid)的房子几乎全毁;尽管身体仍在复原中,他依然带伤与太太及伤势严重的哥哥拉吉出席祝福金颁发礼。
阿明一家经营学生巴士、卡车运输、餐食摊位、搭建罩棚等生意,却在刹那间一切化为乌有,目前零收入。连串打击让他几近崩溃,他哽咽地分享:“我一度精神恍惚,曾独自从莎亚南走到蒲种,当时内心很彷徨,幸好朋友及时找回我……”
阿明常常路过大班共修处,也在许多灾难现场见过蓝天白云的身影。他特别喜欢〈一家人〉这首歌,他说:“我感受到全球都是一家人,大家彼此守望相助;这份跨越族群与信仰的大爱,真的让我无比感恩。待日后生活稳定,我希望可以和家人一起加入慈济,成为志工。”


◎慈济关怀 让我们可以向前看
“在我们感到无助、沮丧,甚至觉得彷彿世界末日来临之际,你们的出现,带来了温暖与正能量……”Topaz社区居民协会主席王露颖也是受灾之一。居住了十五年的家如同经历战火的洗礼,满目疮痍,她泪水止不住,但庆幸一家人平安无恙。
她印象深刻地记得,慈济是第一个抵达疏散中心的慈善团体。对志工建议透过造册的方式,提供实质援助,她半信半疑。当天接过现值卡,看到金额的刹那,她只能以“惊讶”来形容当下的心情。
虽然这笔金额无法弥补房屋损失,但慈济的关怀与诚意,却温暖人心。她说,当大家情绪低落,是慈济带来了希望与力量;她与众多受灾居民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回家”。
黄晓萍既是受灾户,也是布高原Citrine社区居协代表之一。在气爆发生后,当慈济志工主动联繫黄晓萍并提出协助方案时,她立即联络其他社区居协代表,共同商议援助行动。
“大众普遍误解慈济是一个以宗教为主,仅提供物资发放的慈善团体。但从今天播放的影片中大家可以看到,只要有一座让彼此连结的桥樑,慈济总是在需要的时刻与民同在,即便过程艰辛,也依然诚恳地伸出援手。”
澹澹笑意带着无奈,居住了十五年的社区,如今是满目疮痍的重灾区。当时一家人在国外未归的罗永辉茫然无助,不知道要如何安置家人。
“从国外回来后,我才知道有这麽一个热心的团体,不停地给予灾区的居民们最实际的援助。我相信,在这段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志工所做的很不简单,我被感动了……”
观看回顾影片后,他感慨:“慈济人的关怀是一股很大的精神支持,让我们可以向前看。”


◎默默付出 永远烙印在记忆里
全程关注节目呈献的苏睿世(Suresh Rao A/L Ramakrishnan)震撼慈济所做的。
房屋在瞬间毁损,已无法居住,所幸一家平安无恙。慈济发放的祝福金如及时雨,苏睿世感激地说:“虽然家园被毁,孩子依旧充满学习的动力,我正在为孩子购置书桌而发愁,这笔钱正可为孩子们提供实际的帮助。”
多年前苏睿世路过布高原慈济环保点,知道志工们做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他感激:“今天给我们帮助的也是你们,这并非偶然,而是‘神以某种方式来到身边’。它将永远烙印在我的记忆里。当我知道我们领取的援助金来自不同阶层的人,让我好感动,这一切也是经过你们志工的努力和付出。我深深地了解这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就是有你们这一群人,把一切变成可能。”
社区有难,村长费克里(Fiqrie bin Jusdean)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说:“当我抵达布特拉高原清真寺时,慈济团队早已先我而至协助搭设隔屏,还特别为年长者提供床铺(福慧床)。慈济团队默默地在背后支持,每一天都在现场提供帮助;炎热下,走入灾区,挨家挨户的关怀与慰问,这是唯一一个真正关心居民的非政府组织,我非常感动。”
费克里一直以爲慈济只是一个与文化和宗教有关的团体,他后来发现:“没想到慈济是一个致力于帮助弱势的群体,尤其在灾难发生时,慈济团队无论是提供物资还是精神支持,都表现得非常专业和有爱心。”


●
三场发放共嘉惠二百二十六户家庭。掀开信封,现值卡上的金额带给他们一个惊喜,有受灾户舒了一口气说:“这真的帮了我一个大忙。”
受灾户身心与财物的灾损,依然存在,慈济的发放不仅是送上温暖,更是一分深深的祝福;这分“有感”的帮助与关怀,希望让受惊的受灾户安定心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注:慈济雪隆分会依照受灾户的屋损轻重状况,以“现值卡”取代现金发放祝福金,让受灾户直接到指定的银行去兑现。此乃以考量安全外,卡片也能作为纪念。
(资料来源:陈逸敏、赖韶璋、陈思妤、陈庥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