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SELAMAT HARI RAYA

志工叶惠婷(左)特地陪伴关怀户古斯迪妮(左二)及其两位女儿出席开斋节发放。 【摄影:李秀君】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依相信,彼此都感恩……”来自印尼的古斯迪妮哼唱着马来语版的〈一家人〉双手比划一个大大的“家”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喜悦。


“今年的开斋节很特别,谢谢您们的安排,我们有两次庆祝开斋节的机会,真的很开心!很开心!” 古斯迪妮( Gusdiani binti Abdul Gafar )对着志工,再次哼唱那句刚学会的旋律:“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一家人〉是她刚在内场观看节目时,学会哼唱和比手语的歌。她坦言,很喜欢这句“因为我们是一家人”,让她感受到特别的温暖。

古斯迪妮(二排右二)深被马来语的〈一家人〉歌词及手语打动,不但学会比“家”的手势,更爱哼唱:“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 【摄影:陈世权】

◎大家庭里 欢喜庆祝开斋节

2025年4月13日,慈济关怀户古斯迪妮偕同两位女儿,在志工叶惠婷(懿韵)陪伴下,前来静思堂参加开斋节发放。

两年前,古斯迪妮曾来静思堂出席开斋节发放。今天到来,对一切还是深感新鲜。尤其对志工用心布置的传统马来风格打卡区;让照顾户及家人任取需要的衣服、用品等之惜福区、医生咨询区及精彩的内场节目,在在令她难忘。

她在抵达人文厅,就将带来的竹筒扑满里的钱币倒进大瓮,想到这些钱币为数不多,但也可以助人,不由深感欣慰。过后,她在叶惠婷陪伴下,到医疗咨询区让医生看诊。

原来,她因膝盖痛,走路一跛一跛,颇为辛苦,便请教医生如何减少膝盖的痛?经医生细细检查和询问后,医生建议她要控制食欲,减少吃碳水化合物及糖分高的食物,也鼓励她多做运动减轻体重,同时也教导她每天做一些保护膝盖的动作,可以缓解痛楚。她听了,若有所思地表示会考虑多吃素食。

在观看内场节目时,她聆听台上照顾户诉说无奈又悲苦的人生,不由庆幸地和叶惠婷说道:“我还可以做环保,还可以投竹筒助人,我已经很好了。我们虽然也遇到不幸,但却不是最苦的人。”

古斯迪妮将竹筒里的钱币倒进大瓮里,两位女儿看着钱币流进功德海,欣慰小钱也能行大善。【摄影:李秀君】
古斯迪妮因膝盖痛,在医疗咨询处向医生请教缓解痛楚的方法。【摄影:李秀君】

观赏完内场节目,在志工引导下,大家有序来到斋堂。斋堂经过志工团体的巧手布置,呈现典雅、缤纷的色彩。但见在斋堂的中间走道,铺着深蓝布的长桌摆放一道道的马来菜肴;长桌中间的花瓶插着鲜红的天堂鸟配搭绿叶,花瓶四周摆设整齐的香蕉和小柑橘、还有一盘盘的糕点、水果……像五星级酒店自助餐的摆设令人赏心悦目又食欲大增。

斋堂里摆满大圆桌,超过三百人、包括一百多位穆斯林照顾户及家人、还有陪伴的志工及嘉宾,大家齐聚一起享用美味的素食自助餐。对古斯迪妮来说,这是热闹又新鲜的体验。她一趟趟去取餐,几乎忘记了膝盖上的疼痛,感受置身于一个大家庭里,不分宗教、种族,彼此都很开心的吃喝谈笑,庆祝开斋佳节,这祥和的氛围让她感到欢喜和安心。

当叶惠婷拿来打包的袋子,让古斯迪妮去打包食物给她的丈夫享用时;古斯迪妮腼腆地笑言:“我的先生一定会很喜欢这里的食物。可惜,他不能来。不过,那天,您们有来我家庆祝开斋节,也算是有庆祝佳节,他也很开心。”

古斯迪妮提起开斋节期间,叶惠婷与志工上门与他们一家欢庆佳节的一幕幕,嘴角扬起笑意地说道:“那天是小家庭式的庆祝,今天是大家庭式的庆祝,一样温馨一样开心。”

古斯迪妮嘴里念着的那天,是4月1日——开斋节的第二天。

色香味俱全的素食自助餐让照顾户、贵宾大快朵颐,表示这样的素食美味又健康,更体现不杀生的慈悲。【摄影:李贵业】
美味的素食让古斯迪妮(中)和女儿吃得津津有味,纷纷赞叹志工烹煮的素食美味可口。【摄影:李秀君】

◎歌唱快乐 露出最美的笑容

4月1日,叶惠婷与三位志工,拎着马来糕点登门欢庆开斋佳节,让古斯迪妮的丈夫苏里安托( Surianto bin Rabudi )乐开怀。

古斯迪妮的住家狭窄,苏里安托的病床就摆放在客厅,占据了一大半的位置。志工和古斯迪妮及两个女儿坐在地上,大家边闲聊边吃竹筒饭、糕点、西瓜;躺在病床上的苏里安托也会加入话题。

谈笑风生之余,苏里安托兴致勃勃的唱起熟悉的歌曲〈 Selamat Hari Raya 〉 (开斋节快乐),在他的领唱下,伴随志工合拍的掌声,歌声在小小的空间回荡,带来了浓浓的佳节气氛。

见到丈夫兴致高昂,古斯迪妮开心又感叹。本来,每年的开斋节是一家人最欢乐也是最隆重的节日。他们作为虔诚的穆斯林,经过一个月的斋戒后,在开斋节会与亲戚朋友欢聚,互相祝福彼此感恩,分享美味佳肴;然而,自四年多前,苏里安托发生一场意外,伤及脊椎骨、瘫痪在床后,欢庆开斋节的热闹已不复见。

“亲友们还是有来探望我们,但他们不愿增加我们的负担,不在我们家吃喝,只是问候就走了。”苏里安托很感激亲友们的善解,但爱热闹、爱谈天的他总感到失落。

志工在开斋节期间,上门与苏里安托一家庆贺开斋佳节,让苏里安托夫妇及女儿找回往常庆贺佳节的热闹和喜悦。【摄影:杨文辉】
客厅虽小,志工们和古斯迪妮及女儿席地而坐,共享糕点,诉说家常;躺在病床上的苏里安托也不甘寂寞地探头和大家交谈。【摄影:杨文辉】

叶惠婷听到苏里安托的心声后,便约了三个志工上门与他们庆祝佳节。为免古迪斯妮要准备食物有负担,便叮咛对方不需准备什么,但古迪斯妮还是准备了竹筒饭,凤梨酥等。 “我们很感谢您们的到来,谢谢您们毫不介意的坐在地上、吃我们的食物。您们就像我们的家人、亲人。”古迪斯妮脸上露出喜悦笑意,感受到冷清的家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苏里安托更是开心地用双手托住笑脸,和妻女留下最美的笑容。

正在修读文凭课程的大女儿阿蒂拉( Athira Ramadani binti Surianto),看见父母开心的神情,她感触地对志工表示谢意:
“您们的到来,让我的母亲没有以前脆弱,变得较为乐观,也谢谢您们送来病床和生活物资,甚至爸爸去医院复诊不够钱,您们也会马上帮忙向慈济申请,这是一份很大的爱心。我希望有一天也能这样去帮助人。”

阿蒂拉的一番话令叶惠婷感动不已,她回想四年前,接到医院提报而走进这个家庭时,一家四口都脸带愁容;尤其是古迪斯妮,更感彷徨无助。

古斯迪妮(前左)与苏里安托(前右)比着笑脸,和两位女儿留下最美的笑容。【摄影:杨文辉】

◎分担分享 我们都是一家人

叶惠婷难忘2021年12月,当她与志工上门做家访时,看见苏里安托躺在客厅的病床上,古斯迪妮则在旁细细诉说面对的困境。

苏里安托和古斯迪妮都来自印尼,在此地生活了二、三十年,育有两名女儿。苏里安托已拿到大马的公民权,两名女儿在大马出生,也拥有公民权,唯有古斯迪妮依然是印尼籍。

苏里安托本是建筑工人,所赚不多但也足够一家温饱。不料,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影响工作,导致无工可做。他只好找散工做。谁知,找到工的第二天,就从二楼的建筑工地跌下来,伤及脊椎骨,下半身完全没有知觉,双手无法灵活转动,手指也不能弯曲。

面对瘫痪在床的苏里安托,古斯迪妮愁苦又伤心。为了照顾丈夫和女儿,她便在路边摆档,炸些香蕉等来卖,收入不定,却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她坦言所赚不足温饱,更无法负担丈夫的复诊费,生活过得很辛苦。

苏里安托也补充说,当意外发生后,已向马来慈善团体(Zakat)申请补助,但还没有音信。于是,便透过医院义工提报慈济。幸运的是,志工刚上门家访,他就得到慈善团体的补助。

获悉苏里安托一家的生活费及复诊费已无需担忧。叶惠婷环顾一家四口跻身在狭窄的屋里,环境简陋但收拾的很干净。于是诚恳地问:“需要慈济帮您们什么吗?”

古斯迪妮腼腆地表示,当邻里获悉苏里安托需要病床和轮椅时,便募集一些款项给他们,但还不足够,两个女儿将储蓄拿出来,才勉强购买到二手的病床和轮椅,然而,使用一年后,旧式的病床出现问题,需要换过,因经济问题而一再搁置。

为了苏里安托的安全,叶惠婷和志工找来一张二手但犹崭新的电动病床。后来,苏里安托的轮椅也坏了,叶惠婷也帮他找到电动轮椅,夫妻两都很开心。

自此,叶惠婷和志工将此个案列为关怀个案。四年来,每月上门拜访,从不间断;在关怀中,为了让苏里安托能尽快恢复下半身的知觉,叶惠婷请人医会的物理治疗师来教导他做复健的动作,也教导古斯迪妮如何帮丈夫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有一次,苏里安托在慈善团体的补助下,请物理治疗师上门帮他做治疗。治疗中,他的腿部被灼伤,造成伤口溃烂,需要每天到附近的诊所清洗,由于出门要用汽车载送,每次来回需要三、四十令吉,对他们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也因而造成经济拮据。

当下,叶惠婷探听到阿逊大医院可以免费上门为患者清洗伤口,她便协助联络阿逊大医院,告知苏里安托状况。院方遂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清洗伤口,直到伤口痊愈;过后,医护人员还每个月一次来帮案主做复健到至今。

对叶惠婷而言,每月的关怀除了聆听苏里安托诉说病痛,也要耐心聆听古迪斯妮的牢骚。

原来,苏里安托长期躺在床上,偶尔也会心情烦躁地对妻女发脾气,古迪斯妮受委屈之余,也会向叶惠婷诉苦。叶惠婷便要充当和事佬,为双方说好话。经过劝慰,家庭的气氛往往也从紧张转为平和。

叶惠婷知道古斯迪妮要做糕点来卖,也要顾及女儿们的功课,更要照顾苏里安托,身心皆疲累。于是,每次到来都会和她分享个案,让她看见更苦的人;同时也鼓励她和家人投竹筒造福,也带她和女儿们去环保站做环保。

古斯迪妮体会到投竹筒是做好事,可以助人,做环保也是做好事,可以保护地球,她的心态改变了,不但渐渐能体谅丈夫的心情,对女儿们也不再有所要求。

其实,她的两位女儿都很腼腆,起初很抗拒要与志工交流。后来,在她一次次的叫唤下,才愿意走出房门和志工闲聊。

叶惠婷得知大女儿很节俭,有意愿要读药剂师的课程,便肯定她一定可以达到愿望。小女儿成绩不算良好,但偏爱运动,便鼓励她申请慈济新芽助学金,结果,获得特殊表现奖,让小女儿对学习有了信心。与此同时,叶惠婷也帮她申请慈济的“爱伴学”课外补习……

当古斯迪妮告诉叶惠婷,小女儿的成绩有所进步时,她的脸上不再带着忧愁,而是一再感激叶惠婷的关爱;因感受到爱的关怀,苏里安托也成为慈济会员,每月捐出点滴回馈。

叶惠婷也已把苏里安托一家当成亲人,为了让他们能和其他穆斯林一样庆祝开斋节,除了4月1日与志工上门庆祝外,也在13日载送古斯迪妮和女儿们前来静思堂参加开斋节发放,让她们母女也有机会与众人同欢共乐,感受庆祝佳节的喜悦。

当了解到慈济的竹筒岁月,也知道竹筒里的钱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后,投竹筒成了苏里安托一家四口的日常。【摄影:杨文辉】
古斯迪妮到环保站做环保,深感自己还能用双手爱护地球,感悟到人生充满了价值和有意义。【摄影:杨文辉】

开斋节发放结束后,古斯迪妮领取开斋节礼品包,笑得合不拢嘴,她声声感恩今年的开斋节过得特别有意义,尤其在看内场节目时,聆听志工分享:“得到爱、感受爱、付出爱”更有所启发。她笑言,她除了要做环保外,也要日日投竹筒,即使身边只有一角钱也要投进去,因为这是付出爱的行动。她在祈祷时也祈求慈济的爱可以延续、传承,让更多人看见、感受到、愿意一起来做善事。

Pin It

延伸阅读